长城,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,是一道高大、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,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。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,而是以城墙为主体,同大量的城、障、亭、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。(可参见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)。它把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包括在内,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。
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、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防御工程,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。万里长城从公元7世纪开始修筑,到15世纪中叶完成,共花费了近3000年时间。据专家估算,明长城总长度为22000多千米。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,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。
地理位置
长城,位于中国北部,由西向东分别与内蒙古高原、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衔接,全长约1200千米(图1)。根据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点和驻军防御的需要,将长城分为东、中、西三段。东段从北京出发,沿燕山山脉一直向东到张家口附近的居庸关,全长约1600公里;中段自内蒙古高原入境,经承德、北京、天津等地,到达天津境内的黄崖关(今河北大城县西);西段自新疆地区出境,经甘肃东部和宁夏固原附近到达甘肃兰州附近。在这一区域内,主要驻军防御对象是北部游牧民族。据《明实录》记载,从洪武三年(1370年)到永乐十五年(1417年),明朝共派了50万大军修筑长城。
,,新2手机网址(www.hg8080.vip)实时更新发布最新最快的新2手机网址、新2手机网址线路、新2手机网址登录网址、新2手机网址管理端、新2手机网址手机版登录网址、新2手机皇冠登录网址。
修建时间
长城修筑的时间主要是从春秋战国到明中叶。秦、汉、魏、晋、隋、唐各代都在北方边境的险要地段修筑长城。北魏时期,为防止柔然南下,在北部边境修筑了“北齐长城”。唐朝以后,辽、金、元也都有过大规模的长城修建活动。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,历时200多年。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,由于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连年征战,各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防御体系建设。
从春秋战国至清代中期,修筑的长城长达几万里。仅秦始皇一个人就筑了万里长城四万里,汉代筑了近一万里的城墙和大量的关隘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为巩固它的统治,从公元前219年开始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,至公元前36年始作俑者胡人灭亡时方停止建筑。
历史地位
长城在古代曾是一种统治力量,对维护我国统一有重要作用。但也给当时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过灾难。秦长城被毁后,汉长城、西辽长城、明长城相继修筑。中国古代各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长城的利用和修筑。从秦开始,在北方边境共筑了12个军事防御体系,并在战国和西汉初期的战争中多次被破坏,但又多次重修。
网友评论